微小的念,普周法界

微小的念,普周法界。你的念头一出来,所有法界全部都有你的念。你去看看站在科学的角度,这叫音波传递,这叫物质不变。 先讲世间法,你在太平洋,广大的海洋。你拿一个小石头跟太平洋来比,就好像一个法界跟一个尘埃,这都是举例两者的比例。你把小石头丢入太平洋起了涟漪,你看到只是眼前而已,其实整个太平洋全部感受到涟漪,学科学的人一定肯定。同样的道理,你讲出话的音波,现在讲有为法,音波,虽然人的耳朵经过麦克风,是在现场的人才听得到,可是对法界而言,普周法界。所以话不能乱说,你只要音波传出去,所有十法界全部收到,真的是如此。到目前为止,这还是世间法有为法。 现在讲无为法。你心里面动了任何一个念头,微细到不能微细的念头,所有你心的法界,先讲
微小的念,普周法界

习性

有些同修反馈觉得自己学了很久,可是还有很多烦恼,遇事还是会发飚、甚至歇斯底里!有人误以为师父课程不实修、不实用而自弃。其实,这是因为我们熏习还不够,才会仍然着相,才会被轻车熟路、随时触发的习性掌控。 如果真的笃定一切都是梦幻泡影、海市蜃楼,你怎么会为了梦幻泡影而患得患失、歇斯底里呢? 我们虽佛性无缺、本佛无疑,但仍迷失梦境,妄执习性深重、贪嗔痴慢疑会随时发作,所以才需要反复谛听;若法理通透、坚持不断熏习正知见,以如梦观对治习性、颠倒见,把生处变熟、熟处变生,自然就会烦恼越来越少。 体佛法师说:“烦恼越来越少就对了,烦恼越来越多、越来越放不下,就是修错"。   ⑤ 万法归心无二路
习性

吃花生,剥的过程很重要!(净界法师)

在民国初年有一个文学大师叫林语堂,他带一个大学部的时候,他上英文的第一堂课,他拿了一个很大的手提包进去。大家以为今天上课要发很多资料,结果不是。他拿一大包带壳的花生。他说我们今天第一堂课不上课,大家吃花生。一个人发十几颗,大家坐在那儿吃花生。他说,我们很多人都吃过花生,但是我们不一定知道花生真实的味道。 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缺乏吃花生的过程。他说你想把这种花生的味道吃出来,你要吃带壳的,剥的过程是很重要的。所以带大家慢慢把这个壳剥掉,然后一颗一颗地吃。诶,果然味道不一样。他讲完这个花生的道理以后,他说,学英文亦复如是,过程是很重要,你那一副用心、那一份虔诚的心是很重要。他又说,我不期望你们英文考试有多高,但是我们希望你们尽
吃花生,剥的过程很重要!(净界法师)

《万能仪轨》2.0.1版

《万能仪轨》2.0.1版   【看前】邀约: 佛弟子某某某恭请累世的冤亲债主,恭请累世的列祖列宗,恭请累世的六亲眷属,以及十方法界一切众生来听经闻法。(可以加上“特别邀请让我心慌、让我头痛、让我发困、让我昏沉的众生,或让我浮躁、让我恐惧、让我身体疼痛、或让我做噩梦的众生,或者“在我身边的有缘众生”) 弟子某某某虔诚忏悔,因不了悟实相,在无量劫乃至今生,身口意所造杀盗淫妄一切罪业,杀害伤害恼害的一切众生,堕胎杀害的一切生灵,我某某某今天虔诚的向你们求忏悔,并代一切与我有缘的众生,我的历代宗亲,六亲眷属,所吃所杀所伤害过的所有冤亲债主,以及一切有缘的众生求忏悔:往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嗔痴,从身语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!
《万能仪轨》2.0.1版

心静如水、不起涟漪的定力级别

某日,知者问隐者,经过这些年的修行,我感觉现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境遇,都能做到心静如水,不起半点涟漪,不生任何情绪。请问这应该是很高的定力了吧?隐者说,对凡人来说这种定力已经很高了,但对圣者来说这种定力还不够啊。知者惊讶,如此之高的定力还不够啊,那还有比这更高的定力吗?隐者说,当然有了,定力从低到高有不动,不分,不知三种定力。你说的定力还处在不动这个最低层次上。不分,不知的定力要更高一筹。知者又问,原来我的定力还处在最低层次上啊,看来任重而道远。但我还是不太理解这个不动的意思,可以解释一下吗?隐者说,好的,顾名思义,不动就是指不管外境如何变动,但内心始终清静不动,不会因外境而生起爱恨喜悲之心,就像没有心一样,如入无心之境。
心静如水、不起涟漪的定力级别

起心动念的心是真妄不二

某日,知者问隐者,请问我只要一起心动念就是妄心在起作用吗?隐者说,真妄不二,真心和妄心本为一体同时起用,起心动念不全是妄心在起作用。知者又问,那如何分别是真心还是妄心呢?隐者说,表象的分别的意识就是妄心在起作用,本质的平等的意识就是真心在起作用。知者又问,那同一个意识中可能既包含真心又包含妄心是吗?隐者说,是的,只是真心和妄心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,对凡人而言妄心多,对圣者而言真心多。知者追问,为什么凡人妄心多呢?隐者说,对凡人而言,因不断起心动念其真心经常被妄心所扰动所遮盖,妄心要远大于真心,所以妄心多。知者再问,真心是怎么被扰动的呢?隐者说,人一旦起心,真心就会生起一个妄念,不断起心的过程就是真心不断生起妄心的过程,起心
起心动念的心是真妄不二

为什么要成立一个极乐世界

某日,知者问隐者,请问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极乐世界呢?隐者问道,那你知道为什么考大学时要成立一个重点班吗?知者说,成立重点班就更容易考上大学呀,想在基础班考上大学太难了。隐者说,建立极乐世界也是这个道理。知者又问,那极乐世界就相当于是重点班,娑婆世界就相当于是基础班,是吗?隐者说,是的,基础班考大学太难了,考上的也没几个。知者不解,为什么基础班考大学就这么难呢?隐者说,因为基础班大多都是劣等生,平时不好好学习,整日上网吧打游戏,还打架斗殴谈恋爱,根本不想学习,学习环境氛围很差。极少数优等生也经常受到这种恶劣环境的影响,慢慢也不爱学习了,成绩忽上忽下很不稳定。所以在基础班考大学太难了。知者追问,那老师为什么不把他们送到重点班呢
为什么要成立一个极乐世界

要体悟《楞严经》和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里面的这几句话

各位,今天能来听经的人,真的对圆觉大法能够进入到这个大法的人,他不是一辈子的修行。可是,不是一辈子的修行,为什么还没有了生死?因为他没有顿悟,悟无生,重点就是这样子。 什么叫无生?我们时常讲说无生法忍。所以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讲了一句话,祂说:我本因地,我在因地的时候,因地。大势至菩萨是等觉菩萨,等于佛,他说:我本因地,他在因地的时候,以念佛心,他在因地的时候就是念佛,用念佛的这个法门,以念佛心、入无生忍…,既然大势至菩萨,他是用念佛来入无生忍。他说:“今于此界”告诉念佛的人,告诉修行的人,修行的人怎么样,要跟我一样,跟我一样入无生忍,怎么入?都摄六根、净念相续,入三摩地,三摩地就是本心,斯为第一。 他说这个是最简单
要体悟《楞严经》和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里面的这几句话

我们不想发脾气,但还是发了

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,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,控制不了。那这个问题是在哪里呢?我们应该分析分析,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?我们的内心,古人说: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我们的内心能够包容天、包容地、包容宇宙万物,但是包容不了一点点的委屈。你会发脾气,你就是有委屈,你觉得这个是不公平的,你就是认为不公平,你才发脾气。你认为我的付出跟我的代价不成对比,我不应该得到这个结果。 但是诸位要知道:因果它不是讲今生的,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所以诸位你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:所有的外境、所有的逆境,都是你内心的罪业变现出来的,跟别人没有关系,事实上如此。 所以我们遇到了逆境,你不应该发脾气,你应该到佛前忏悔,因为你一观照:哦,我有这个罪业。那你到
我们不想发脾气,但还是发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