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要的普贤三疑

来看普贤菩萨的三个疑问。他的三疑是什么?请各位一定要懂,这是今天很重要的重点。
第一疑问,既然一切都是幻,身心也是幻,修行这件事也是幻,难道我们要以幻修幻吗?
第二问,也是从幻出现,既然这个幻,最后还是灭,所以众生起于幻心,最后还是要归于幻灭,因为它本来就没有,起于没有,最后当然归于没有。所以真如的翻译,真如是最后大家公认说,不然的话,以后就用真如。真如就是自性的显现,它本来的翻译叫本无,可是我们大德很慈悲,怕翻译成本无,大家会从无去想,所以最后就翻译一个,留下一个很大就像摩诃,摩诃翻译成大,就有一个小,般若把它翻译成智慧,你就会想到聪明才智。
所以自性本无,如果翻译成本无,你就会想有的那一个,你就会对治,干脆把他翻译叫真如,悟者当悟。不然的话,反正写得太明白的中文,怕你又会误解,这种很容易让众生误解的它就不翻。直接用本文来作为翻译,各位知道这个意思哦。第二个,既然所有都是幻,连修行都幻,什么都幻,代表心也是幻,没有这个心,谁来修行?
第三个问题更广泛,佛陀你说一切都是幻,我们都承认,我也清楚了,文殊菩萨也清楚了,你讲得够明白了,众生就是不知道在幻里面,一直的轮回,提供有没有什么方法,让他可以了轮回。第三个,就是说,佛陀请提出一个法门,让我们众生来修,因为已经讲到修行了,看我们怎么样可以了轮回,三个问题。
答案很简单;第一个,佛陀对普贤菩萨赞叹,你这样的疑问非常好,不是只有你问,你为众生而问,先赞叹,就像祂赞叹文殊一样,佛陀讲你第一个问题, 身心都幻,没有错,修行也是幻,没有错,哪有以幻修幻的?
佛陀讲祂的答案是:“如果你知道身心是幻,知道修行是幻,你还没有完全,从幻境中解脱的话,无妨以幻修幻”,第一个答案『无妨』。无妨,哇,让我们安心了,可以这么做。无妨,第一个问题。可是,里面有一个玄机,你要知道一切是幻,才可以以幻修幻,如果你不了解身心也是幻,修行也是幻的话,你不可以以幻修幻。是你已经了解了,还没有到究竟,既然还没有到究竟,何妨,以幻修幻。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,当你了解法界是什么,世界是什么的时候, 你勇敢的入世界,其实你就是入法界,你不需要离开世界。世界是幻相,没有错,可是在幻相的世界里面,你了解它是幻相,你在当下就决然入法界了,所以佛法不离世间觉。

图片

《维摩诘经》里面,在《般若经》里面才会有一句话:“宴坐水月道场”,菩萨也知道它是水月道场,是幻,可是还是宴坐水月道场,大作空中佛事。他知道,所有的佛事也是空,也是幻,可是他在做佛事,什么叫做佛事?不是拜拜、做法会,这个叫做佛事,做佛事是什么?你是佛,在日常生活的一切,一切都叫做佛事,不要受到专有名词的影响。所以佛不离开世间,所以叫做大作空中佛事。降伏镜里魔军,所有的魔,是心里面产生出来的魔,哪有外面的魔,外面即使真的有魔,你认为他是菩萨,他就是菩萨了。
所有的魔,是你心里面产生出来的魔,去折磨你。折磨你,是你自找的,自己欺骗自己,自找的,你要找谁?所以降伏镜里魔军。最后,广度如幻众生,所有的众生,就是你心现出来的众生,哪有众生可度,众生全部都是你心出来的众生,哪有众生可度?可是你要度众生,为什么?因为众生还在迷。各位要问你们,为什么普贤菩萨任劳任怨?因为普贤菩萨,既然叫普贤,他已经知道所有的众生,全部都是他心里面的众生,他怨什么?任劳任怨,不是你勉强做出来的,很多人任劳,是勉强做出来的,做这个很有功德,去做什么很有功德,体力受不了了,也忍耐着去做,为什么?因为你有一个功德。
请问,有没有勉强?太勉强了。那种任劳太勉强了,为什么没有办法,人家怨,你就受不了,因为你没有办法任怨,为什么?所有的怨,都是心中产生出来的幻影,那叫降伏镜里魔军,因为你喜欢听,你要听的话,你以自己的我执做中心,所有的佛法不离世间觉,你能做到任劳任怨,你就是普贤行了。不是有一个菩萨叫普贤,出现时就骑着大象,有些人跟我说,法师,晚上碰到普贤菩萨来找他,问他为什么?因为他梦中而来,你知道是梦,还在说梦话。所以白居易讲;“梦中说梦两重虚”。你现在就是梦,晚上做梦,又跟我讲梦话。
第二个问题,既然是幻,就无有心,谁来修行?换句话说,修行来修什么?佛陀跟他讲:“众生幻心,还依,还是要回归幻灭”,既然幻心就回归幻灭,可是觉性不动。谁来修行...那个修是修什么?就是你本来的觉性是不动的,修行修什么?是要让你去了悟,去明白你有一个觉性,它本不动,如虚空般,第二个问题,答案是这样子。在这个地方,祂又怕普贤菩萨听得不清楚,其实是我们听得不清楚,祂再重述一次,祂说:“比如有火、还有木,火跟木怎么来的”?火跟木就是因缘所生法的物质,比如一个火,比如一个木。
祂说:“这个木,因为古代你一直钻木..以后就起火”,火怎么来的?火是因缘所生法,从木,而依着木,因为热的摩擦而产生火,木生火,火来烧木,烧到最后变成什么?变成木没有了,被烧完了,木没有了,火一定也没有,火一定怎么样?一定熄掉。所以木跟火,它本是幻心,它本是幻的东西,因为物质一切都是假的,既然它都是假的,烧到最后,不是两个都没有了吗?还依幻灭,这个幻的东西,最后还是灭,可是当你看到木头没有了,火也没有了,剩下什么存在?那块地存在。
现在一块地,我拿一块木,一直钻变成火,火烧木头,木烧成灰烬,火就灭,所以木跟火都没有了,只有什么存在?那块地存在,这块地叫「觉性不动」,这块地,不管你怎么烧,因缘所生法,不管怎么灭,怎么烧,觉性都不动。拿着木跟火,烧到最后,连地都烧光,哪有那回事,再怎么烧光,会有痕迹,还是地,会不会烧到最后,地就没有了,不会啊!觉性不动,所以怎么修行?所以怎么修行?入觉性。

图片

最后一个,你才知道什么叫做圆觉。祂说:“一般众生迷迷糊糊,在这幻中里面,他不知道生死轮回,都不知道”,我们怎么叫他修行,你要用什么方法让他修行。佛陀说:“只要用一种方法让他修行,他就可以了生死”。什么方法?告诉他宇宙真相,这句话是普贤菩萨。第一问是文殊菩萨问。第二问是普贤菩萨问的,普贤菩萨问的《圆觉经》这句话是重中之重,这句话是叫『知、幻、即、离』,没有方便,再来『知、离、即、觉』,就是用这样子,来告诉这些在如幻众生里面,怎么样了生死。
就是提醒他,告诉他,这是普贤菩萨你要做的,因为你叫普贤行,你愿意任劳任怨。菩萨四德,你要代众生苦,代众生什么苦?发菩提心,有大悲心,大悲心就是菩提心的一个,毫无计较,毫无利害关系,毫无任何条件。告诉众生所有一切都是幻,既然都是幻,你就应该不受到幻的干扰,知幻的当下,就要离,而知离,知道离的当下,觉性不动,就让它保存觉性,他就可以了生死。
讲到这边,最后只剩下一个答案,佛陀教普贤菩萨,告诉我们怎么修行,请问是用身体来修行?是用我们一般想的修行?还是用见地修行?见地。而且是顿中之顿,这个叫圆觉法。没有渐次,没有方便,当下就是。所以为什么佛经,全部都当下就是,是众生不了解佛的含义,才在那个地方,做他自己认为的修行,他要做什么?佛陀没意见,可是当你不知道这个的时候,全部都是盲修瞎练。所以圆觉是顿法,普贤行是顿法,它是顿悟,然后来行。文殊智当然就是顿法,所有佛陀的法,全部都是顿法。
《楞严经》才会讲,相法非佛说,所谓的相法就是渐次之法,不是佛说的,佛所有讲的都是顿法,既然是顿法,是什么?圆觉自性,一定要顿,为什么?因为它不用修。圆觉自性一定要顿悟,绝对不用修,不能说我回去慢慢悟圆觉,慢慢修圆觉,没有那回事,这是不了义,这是外道。所有的圆觉之法,就是那个...你知道的就是那个..没有渐次,也不作方便,不是我慢慢修来,慢慢见性,没有,见性都在当下。
所以六祖才会讲:悟则剎那间。可是你不知道这个,还在迷,不管怎么修,迷经千百劫。这是佛陀真的是用祂的化身,释迦牟尼佛。什么是化身?悉达多太子是祂的化身,用祂的生命,来讲述这个实相,让迷中的众生,让他起了顿悟,而当下了生死。如果你不了,下辈子如果再来,还是要听到这番话,唯有这个法门能够让你「了」,不然的话,修行无止境,很多修行人快要死的时候,都告诉自己这辈子没有希望了, 下辈子让我示现什么... 我再来修行。其实这个,已经不知道讲了好几辈子,到这辈子还这么讲。
永嘉大师《证道歌》讲得很清楚,既然听到了如来的顿法门,哪有不了脱生死呢?这个称为叫普贤三问,普贤三疑。
——恭录体佛法师《圆觉经》第七讲